揽星入我怀(缘更)

感谢喜欢。ps:更新主打的就是一个随心所欲

一代代“摘星人”的罗曼蒂克奋斗史――相关人物素材整理(持续更新ing)

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

2003年10月16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

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号发射圆满成功


历史上的同一天,记录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奋进前行! 每一项航天成就的背后都凝聚着几代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、顽强拼搏的精神。

从长征一号,到神舟一号,再到如今人神舟十三号,这一切,都见证着中国航天事业的腾飞和跨越,见证着中国人的航天梦一步步变为现实

如果奇迹有颜色,那一定是中国红;如果梦想有颜色,那一定是航天蓝

致敬每一代人的拼搏,让我们继续前进!


航天三大精神――


航天传统精神:

自力更生  艰苦奋斗  大力协同 无私奉献 严谨务实 勇于攀登  


“两弹一星”精神:

热爱祖国  无私奉献  自力更生  艰苦奋斗 大力协同  勇于登攀


载人航天精神:

特别能吃苦  特别能战斗  特别能攻关 特别能奉献

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

顺序都是随便排的。。。

钱学森:世界著名科学家,空气动力学家,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,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,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,被誉为“中国航天之父”“中国导弹之父”“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”和“火箭之王”,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,中国导弹、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

1954年,钱学森在陪美国软禁期间写成的专著引起强烈反响。《科学美国人》希望做专题报道,并将钱学森的名字列入美国科学团体。钱学森写信拒绝了,说道:“我是一名中国科学家


任新民:在新中国一穷二白时,他毅然回国开启两弹一星的征程。1960年,苏联专家撤走了,西方放言:“中国导弹夭折了”。他带着火箭的发动机研制组,在一个破烂修理厂,用最简陋的板凳和工棚,让我国仿制的第一枚液体近程导弹,发射成功

东风3号发射时,火箭屡次冒烟,经过分析以后,他力排众议,继续发射。“决策错了我负责”,最终,中程导弹发射成功。长征4号发射时,他已经70岁高龄,坚持力挺新型氢氧发动机。他被称为“放卫星的人”,“航天四老”之一


钱三强:核物理学家,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,中国“两弹一星”元勋,中国科学院院士。早年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,在“核裂变”方面成绩突出,并且是许多交叉学科和横断性学科的倡导者

1960年,苏联撤走全部专家。在国内遭遇严重经济困难的关键时刻,刚刚起步的核事业遭受严重打击,关键时刻,钱三强认为靠中国自己现有的基础,完全可以开展核事业,造出原子弹。钱三强的意见直接影响了党中央的决策。

在钱三强的推荐、遴选下,包括邓稼先、王淦昌等以及何泽慧在内的一大批核科学家秘密集结,深入青海高原,隐姓埋名刻苦攻关。从1960年苏联专家停止援助,到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,仅仅用了四年多时间


黄纬禄: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、中国“航天四老”之一、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。晚年的黄纬禄在家养病时,依然牵挂着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,他对探访者说:“假如有来生,我还要搞导弹……


梁守槃:中国海防导弹之父、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、中国“航天四老”之一。1939年,年仅23岁的梁守槃获得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,本可以在美继续深造或工作,但他选择放弃了舒适、优裕的学习、工作环境,回到了祖国怀抱


屠守锷: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开拓者之一,中国“航天四老”之一。著名火箭总体设计总师,中国科学院院士,早年从事飞机结构力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。1957年2月,正当壮年的屠守锷应聂荣臻元帅之邀,跨进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大门,从此,他便与中国航天紧紧联系在了一起

从最初仿制导弹开始,屠守锷就一直刻苦研究导弹技术,面对困难、面对阻力,面对危险,他从未退缩。他曾说:“为啥改行搞导弹?国家需要啊!”


王希季:中国科学院院士,中国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,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

他曾说:“航天技术也是一种威慑力量,这跟我们国家的和平非常有关系。

1965年,王希季创造性地提出一个以中程液体推进剂导弹为第一级和第二级,研制一个固体推进剂火箭作为第三级的运载火箭方案。这一方案就是后来的“长征一号”。1975年,他研制的我国第一个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,使我国成为继美国、苏联之后,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

从第一枚探空火箭到“长征一号”运载火箭的设计方案,再到返回式卫星设计、小卫星研制,直至载人航天技术的突破,他带领着几代航天人,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一个又一个奇迹

(对了,老先生与我党同龄哦)


邓稼先:著名核物理学家,中国科学院院士,中国核武器研制开拓者和奠基者,被称为“两弹元勋”

1959年,中苏关系恶化,苏联政府撤去了所有专家和设计资料。他在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后,顶着重重压力,解决了关系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。在秘密的科研所和大戈壁的原子弹试验场之间,他来回奔波,每次试验必亲力亲为现场指导。在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全世界瞩目的时候,他又同一批科学家立刻投入对氢弹的研究,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

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,在荒凉的戈壁滩上创造了世界的奇迹

1986年7月29日,因癌症晚期大出血去世,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:“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……


于敏:“国产专家一号”——人们这样亲切地称呼于敏。没有留过洋,却也成为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;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,他毅然服从国家需要,开始从事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工作。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,美国用了7年多,苏联用了4年,中国仅用了2年8个月!

有人尊称他为“氢弹之父”,于敏婉拒。他说,这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

他曾隐姓埋名28年,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。在他荣获“两弹一星”功勋奖章'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崇高荣誉时,盛名之下仍保持一颗初心:“一个人的名字,早晚是要没有的,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,便足以自慰了。


朱光亚:核物理学家,中国两院资深院士,中国两弹之父,被誉为“众帅之帅”

他的一生,喊过惊天动地的“两嗓子”。一嗓子喊在大洋彼岸:1949年新中国初立,在美留学的他毅然选择回国。回国前,他牵头与51名留美同学联合撰写《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》,以肺腑之言呼唤海外学子回国参加建设,在欧美留学生中间产生了极大反响。

他的另“一嗓子”不是喊出来的,而是“炸”出来的!1964年10月16日,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,他望着腾空跃起的蘑菇云禁不住潸然泪下。不到三年,他和同事们又将中国带入了氢弹时代

他曾说:“我这一辈子主要做的就这一件事――搞中国的核武器。”


孙家栋:中科院院士,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

可以说,中国航天的许多第一都与他有关:第一颗人造卫星、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、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、第一颗通信卫星、第一颗静止轨道气象卫星、第一颗资源探测卫星、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、第一颗探月卫星……

2004年,我国正式启动探月工程,已是75岁高龄的他再次披挂上阵,挑起工程总设计师的重任。探月工程风险很大,很多人不理解,万一失败了,他辉煌的航天生涯就可能蒙上阴影,他却毫不犹豫:“国家需要,我就去做。

2018年6月5日风云二号最后一颗星成功发射。作为风云二号工程总设计师,89岁高龄的他再次出现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挥。当被问到风云卫星已成功发射多次,这次您为何还要亲临现场坐镇指挥?他说:“任何一次卫星发射都存在风险,我作为风云二号卫星的工程总师,还是要到一线来这是我应当去干的事。


神十二乘组(“太空出差三人组”)――

聂海胜:小镇农家走出的航天英雄,1998年入选中国首批航天员,完成了从“航空”向“航天”的转变。他参与了载人航天工程“三步走”的全过程,也亲身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之路

2021年神舟十二号,3次载人飞行任务的他成为首位在轨100天的中国航天员,被授予“英雄航天员”的光荣称号

他说:“组织上需要,国家需要,不管多大年龄,只要还能飞,我都会全力以赴。


刘伯明:1985年,他考取了飞行员并于13年后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。神舟五号飞天时,他没有入选任务梯队,就把专业书籍找出来翻了一遍又一遍进行系统梳理,写下六七十万字心得体会

2005年入选神舟六号任务梯队,但与飞天擦肩而过。终于在2007年成功入选神舟七号任务乘组

中国梦,航天梦,有你,有我。


汤洪波:他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

到了航天员中心以后,他抱着从零开始重新学习的决心,坚持从难从严训练,比如坐转椅、沙漠野外生存、72小时狭小环境剥夺睡眠训练等等。

从走进航天员中心,到实现自己的“飞天梦”,这一坚持就是整整11年

他表示说:“重新返回地球表面的那一刻,我可以说不负梦想,我准备了11年,不负重托,我们载人航天任务,这次任务,我们圆满完成了,不负这个时代。


 神十三乘组(“感觉良好”乘组)――

翟志刚:曾任空军战斗机飞行员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,少将军衔。在2008年九月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,翟志刚首次完成出舱活动,成为太空行走第一人,同年11月,被授予“航天英雄”称号


王亚平:2013年执行神舟十号飞天任务,成为中国首位“太空教师”,并获“英雄航天员”荣誉称号和“三级航天功勋奖章”。2018年航天员群体被中宣部授予“时代楷模”荣誉称号。2021年10月14日,被确定执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,成为中国首位“太空行走”的女航天员


叶光富:籍贯四川成都,中共党员,硕士学位。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,大校军衔。2010年5月,入选我国第二批航天员。

出征感言:加入航天员队伍11年,我为梦想也奋斗了11年。现在,我对完成任务充满信心和期待


周承钰:出生于96年的她在长征五号遥三火箭测试任务中,被定岗在位于脐带塔15层的二级连接汽配器台,而通往15层的路是倾角接近90°的180级钢铁台阶,堪比“天梯”。他被称作敢攀天梯的“大姐”


邓清明:今年55岁,是首批现役航天员中唯一一个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的人

23年前,包括他在内的14名飞行员经过严格选拔,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。从具备独立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能力起,神舟九号、神舟十号、神舟十一号、神舟十二号……邓清明以出色表现多次入选飞行乘组,却总是以毫厘之差与飞天梦想擦肩而过。作为一名备份航天员,他离太空如此之近,却也离圆梦如此之远。尽管如此,邓清明始终坚持完成和主份同样数量、同样标准的训练,他说:“无论主份还是备份,都是航天员的本分。


黄伟芬: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专家,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,中国航天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。她创建了我国航天员选拔与训练技术体系,被称为“航天员女教头”

30年来,她已7次送自己选拔培训的航天员上太空,为实现载人航天历史性的突破作出重要贡献

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前一天,她在接受采访时说:“以平凡造就非凡,以无名成就有名。有些事这些无名英雄必须去做,哪怕艰险无比。


吴华:1999年,梦想成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放弃了在离家不远的某单位工作的机会,来到千里之遥的戈壁大漠

从助理工程师到专业组组长,从技术室主任到任务团队负责人,每一次跨岗位、跨专业、跨领域的跳转,对吴华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。但不管困难再大,他始终有一个信念: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,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

神州十三号任务是他第一次担任载人飞行任务0号指挥,为了这一天,他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已经等待了整整22年

他说:“建设航天强国需要几代人努力拼搏、接续奋斗,能够参与到这项事业中,干一点有意义的事,我很知足也很快乐。


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

中国航天是“万人一杆枪”的事业

每一个人、每一个岗位

都是托举火箭上天的力量

每一个无私奉献的航天人

都是英雄

每一位参与者

都是一颗星


暂时只整理了一部分,以后会不定时持续更新~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评论

热度(23)

  1. 共7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